当前位置:  首页 > 资讯大全 > 张家口二人台,张家口二人台借笊篱

张家口二人台,张家口二人台借笊篱

2024-11-30 03:44:07     张家口科普网     阅读量(0)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张家口二人台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张家口二人台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少?

目前我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784项,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48项。

张家口二人台,张家口二人台借笊篱

       其中包括正定赵子龙传说等民间文学类项目5项,无极店尚对鼓等传统音乐类项目18项(子项21项),萨满舞等传统舞蹈类项目6项,刘家坪丝弦等传统戏剧类项目15项(子项16项),王派西河大鼓等曲艺类项目2项,岳式散手等传统体育、游艺与杂技类项目19项,料胎画珐琅(古月轩)等传统美术类项目10项(子项11项),锔刻瓷技艺等传统技艺类项目45项,平乡元气针灸疗法等传统医药类项目7项,核桃园打树花等民俗类项目9项(子项10项)。

内蒙古的二人台是一种怎样的艺术,跟东北的二人转有什么不一样?

“东有二人转,西有二人台”,都是泥土芬芳十分浓郁,民族风格十分鲜艳,透露着往昔底层老百姓心态情志的独特表演艺术品种。内蒙古二人台是集民歌、民间歌舞、说唱、戏曲、器乐、杂技等艺术形式为一体,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演艺品种,是由蒙汉两族人民共同产生的艺术表演形式。内蒙古二人台以“土”观众、“土”演员、“土”语、“土”台子,形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,朴实的故事情节,优美的旋律音调,热情的表演手法,亲切的方言道白,唤起了广大观众对它的喜爱,“走不完的西口,打不完的樱桃”已经成为内蒙等地区的流行民谣,说明了二人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。

内蒙古二人台演员正在张家口表演

内蒙古二人台多以传统剧目为主,题材主要以歌唱爱情婚姻、叙述儿女情长为主,有脍炙人口的《走西口》、《五哥放羊》等,内蒙二人台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,已经积累了百余种剧目。

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“西路”与“东路”之分,西路二人台主要流行于呼和浩特、包头、巴盟、伊盟等地,东路二人台主要流行于乌兰察布和张家口一带。今日头条张家口人已经发布了大量的二人台节目,主要以内蒙古二人台为主。

二人台与东北二人转的主要不同在于艺术形式的来源,二人转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。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:二人转是“秧歌打底,莲花落镶边”。莲花落亦称“落子”,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,边说边唱,且歌且舞。二人台最少要两个演员扮演一丑一旦,在音乐唱腔方面,有亮调、慢板、流水板、捏字板等简单的板式变化。二人转有全国出名的演员,而二人台没有在全国出名的演员。二人台有全国出名的剧目,如《走西口》等,而二人转则没有特别叫得响的剧目。

二人台属于内蒙古西部地方戏,方言味太浓,难登大雅之堂,不像东北(黑吉辽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市——呼伦贝尔市、兴安盟、通辽市、赤峰市)的二人转,尽管地方味浓,但是,东北方言是我国汉语言的基准方言,在全国如何地方说汉语的都能听懂,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,深受我国广大民众的普遍欢迎,而二人台则不值得一提了,OK

张家口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?

感谢邀请。截至2014年末,张家口非物质文化遗产: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,蔚县剪纸;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:5项;入选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项。如下图所示:
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二人台

二人台是流行于张家口及内蒙古中西部、山西北部、陕西北部地区的民间戏曲。起初以上场对子、小叫门为开场戏的程式化表演,引出一旦一丑,用“摸帽戏”的形式分饰多种角色,展示歌舞、说唱一类的二人台演出形态。后来进一步发展成扮演固定人物的民间小戏。伴奏乐器有枚、四胡、扬琴、“四块瓦”等,歌舞类的二人台道具有扇子、手绢、绸条、霸王鞭等。流布在张家口的二人台,称东路二人台,受张家口戏剧环境的影响,大量吸收了晋剧、梆子声腔、张家口秧歌戏、曲艺等有关剧种的优长,极大地拓展了二人台的艺术表现力,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二人台剧目,形成了塑造人物鲜活、曲调悠扬高亢、舞蹈淳朴粗犷、表演幽默诙谐的艺术特性。如传统二人台剧目《走西口》《回关南》《拉骆驼》《方四姐》《切蒜苔》《掉手镯》《聘闺女》;新编二人台小戏《巧送钱》《父子争权》《抢财神》《有界无痕》《刘干妈》等剧目;二人台吹奏乐有《西江月》《巫山顶》《井泉水》《柳摇金》等一大批古典名曲。二人台笛子演奏家“吹破天”冯子存吹奏的二人台音乐,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“世界记忆”。

晋 剧

晋剧是戏曲剧种之一,一般指“山西中路梆子”,流行于山西中部和内蒙古、河北、陕西的部分地区,清代同治、光绪年间,随晋商流布张家口,成为张家口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。晋剧在张家口的盛行有100多年的历史,被誉为“晋剧第二故乡”。产生了多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晋剧表演艺术家,如:李子健、刘明山、刘宝山、杨丹卿(筱桂桃)、郭寿山、郭兰英、杨胜鹏、刘玉婵、王桂兰、吉凤贞、牛学祯等。在历史上一直有着“要想在山西有名,就得在东口唱红”的说法。张家口市成建制的专业晋剧表演团体达15家,并有很多民间业余班社,积累了500多个传统优秀剧目。因为受到京剧的影响,在舞台呈现、戏曲程式化表演、服装、化装等诸多方面,张家口晋剧长期引领着四省区晋剧艺术的发展。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

蔚县秧歌

蔚县秧歌,又称蔚州梆子。产生于蔚县境内,流行于张家口地区和山西雁北、晋北地区及内蒙古部分旗县。它产生于民间,由田间小调、民歌俚曲发展而来,大量吸收早期流传于北方地区的古老戏曲声腔,形成了较完整的梆子腔剧种。蔚县秧歌以其“方言白话”和板腔体与“训调”曲目唱腔巧妙结合的形式突出了自身的特色。是当地劳动人民最为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。蔚县秧歌,是中国戏曲从民歌体转入板腔体的活化石,对我国北方戏曲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,对研究北方戏曲的生成发展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。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蔚县剪纸

“蔚县剪纸”是始于明代的民间艺术,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。很久以来,人们就喜欢在窗户纸上贴一些花卉之类的吉祥图案,谓之窗花。后融进天津杨柳青年画和武强年画的艺术特色,形成了蔚县剪纸的雏形。又经银匠刘老布和当时剪纸艺人们共同研究,在剪纸的工具上进行改革,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异形刻刀,剪纸改为刻纸,由剪单幅,进化到成批地刻,使剪纸工艺有了新的发展。到了20世纪初,经王老赏等艺人的长期实践,蔚县剪纸进一步走向成熟。20世纪40年代,经王守业、周永明等一批艺人的改革和创新,蔚县剪纸由纯民间剪纸发展到人文剪纸。蔚县剪纸“剪”而是“刻”,以宣纸为原料,先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,再点染明快、绚丽的色彩而成。其工艺流程为:设计造型一熏样一雕刻一染色。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,以刀工精细、色彩浓艳而驰名,种类有戏曲人物、鸟虫鱼兽,剪纸题材广泛、寓意深厚、生活气息浓郁,具有观赏性、收藏性和实用性。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蔚县拜灯山习俗

“拜灯山”源于明朝嘉靖年间,是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民俗社火活动,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。在蔚县乃至河北省的民俗社火中占有重要地位,且表现形式独特、民俗文化氛围浓郁。活动的基本内容由点灯山、拜灯山、耍社火和唱大戏四部分组成。经有关专家考证,拜灯山形式展现了原始的乡村生态,集祭祀、民俗、娱乐为一体,民俗文化内涵深刻,民间艺术品位较高,在蔚县及周边区域影响颇深。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

http://www.toutiao.com/i6473706970917372429/

http://www.toutiao.com/i6473708008034533901/

您可以关注我们的头条号,方志张垣,里面有更详细的介绍。谢谢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张家口二人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张家口二人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相关文章 更多
网站首页 |  天气资讯 |  景点 |  房价 |  资讯大全 | 

Copyright  ©  http://www.zjkkp.com/  张家口科普网   备案号:渝ICP备2023009091号-7

免责声明: 1、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2、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,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。 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! 4、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,我们必奉陪到底,抵制恶意行为。 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:478923*qq.com(*换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