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3-04 14:38:01 张家口科普网 阅读量(0)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张家口宣化南口天气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张家口宣化南口天气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燕京八景有哪些?
一、太液秋风
今中南海(原名太液池)东岸万善门旁,有一水埠,水中有亭叫“水云榭”,榭中立景名牌。《燕京八景图》中记述说:“…天气晴明,日月晃漾而波澜涟漪清澈可爱,故曰太液晴波。”乾隆诗中有“秋到农居爽籁生,玉湖澄碧画桥横”之句,故叫太液秋风。
二、琼岛春阴
乾隆钦定该景石碑原在今北海白塔山西坡悦心门前。乾隆五十一年(1786)迁到白塔山东侧现址。
三、玉泉趵突
玉泉山在万寿山之西。金章宗于山鹿建泉水院。玉泉山有三个石洞,一个在山西南,下面有泉,深浅莫测;一个在山南,泉水流出“鸣若杂佩,色如素练”;一在山根,有泉涌出,其味甘冽,门刻“玉泉”二字。
四、西山晴雪
西山是指北京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,是太行山的一支余脉。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。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,故乾隆把“西山晴雪”碑立在香山山腰。
五、蓟门烟树
“蓟门烟树”碑,立在德胜门外五里的土城边。这里历史上曾有“烟树”的景观。
六、居庸叠翠
古时居庸关范围包括全部关沟峡谷。下端沟口叫下口或夏口,也叫南口。关沟曲折而上。经居庸关、上关,直达北口——八达岭。北沟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脉的缺口,山谷中峰峦叠嶂,林木葱郁,山花烂漫,层林尽染,山水明媚,景致非凡,“居庸叠翠”碑就在此谷中部的叠翠山上。
七、金台夕照
金台,即黄金台。原指公元前三世纪,燕昭王为礼贤下士所置之土台,上面放着千金,聘请天下名士。至于该台的位置,由于年代久远,一时较难确切指出。目前有金台七八处。乾隆皇帝把石碑立在朝外。即今关东店南3501厂内(原苗家地教场东边半里的土丘上)。1935年出版的《旧都文物略》中,还能见到石碑倒卧的照片现在无任何遗迹了。
八、卢沟晓月
卢沟即永定河,古来交通要津。金世宗1189年下令建桥,1192年(明昌三年)落成,命名广利桥。桥如长虹,十一拱券门,四个华表,望柱上雕有大水石狮485个。桥长266米,宽9米。古时交通不太方便,京城距此约是半天的路程。送别京门,打尖住宿,来日早行。鸡鸣上路,尚见明月当空,大地似银,“卢沟桥上月如霜”。于是“晓月”的意境名传遐迩。
炎热的夏天,让人们酷暑难耐。尤其是晚上睡觉,既要抗暑,还有抵抗蚊子的叮咬。
上世纪六十年代,没有电视,没有空调和电扇。一进入暑天,晚上人们搬着凉床、凉椅,露宿在外,邻居的大人们聚在一起,打着芭蕉扇聊天、讲“古话”(讲故事)。
记得那个时候,我的父亲一到晚上,让孩子们洗完澡,他就搬出家里的长板凳,把大门和堂门的门板卸下来,铺在凳子上当床,让全家人睡在上面乘凉,门被卸下也不担心盗贼进屋,那个年代真的是“夜不闲户,路不拾遗”,安全系数和幸福指数非常非常的高!
六十年代末,我家兄妹七个,大哥二哥光荣参军了,三哥在家里就是“大哥”了。暑天,一到晚上,三哥就“偷偷”躲过其他兄弟的眼睛(生怕多了小跟屁虫),悄悄地带着我(因为我兄弟排行老四,年龄较大一点)到“公家”的楼顶上去乘凉。那个楼顶是县中药材公司晒中药的地方,又平坦又宽敞,三哥带着我爬着木梯颤颤巍巍的上去,上去后交待我不要睡到边缘,免的睡着了滚下楼去就没命了。有时睡得朦朦胧胧的时候,三哥叫醒我吃西瓜或者是香瓜,那是他和其他大伙们“夜袭”生产队瓜田的战利品。
夏天睡房顶也有不少尴尬事。刚睡时人们还在看月亮数星星,进入梦乡后突然一阵电闪雷鸣、大雨倾盆,人们来不及下楼便被淋的像个落汤鸡似的,邻居一个小胖子被大雨淋着还在酣睡。最尴尬的事还是属于在房顶上“内急”的事,由于晚上吃三哥他们偷来的西瓜多了,夜间不住拉尿,如果有女人在屋顶上,就让我这个较害羞的小男孩不知所措,三哥撑着床单摭住我,让我向楼下“抽水”,偶尔要拉屎了,三哥很不情愿的把我带到楼下解决,为此,三哥还不停地抱怨:“明天不带你到房顶上睡觉了”,还惹的我很不高兴!不过,第二天三哥还是照常不误地带着我在房顶上睡觉。
在房顶上睡觉乘凉的故事很多很多,那是美好童年的记忆!也许你还有更多值得回忆的童年故事,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与大家一起分享吧!(图片来源网络)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张家口宣化南口天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张家口宣化南口天气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