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2-18 04:17:07 张家口科普网 阅读量(0)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多伦到张家口景点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多伦到张家口景点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丰宁是河北省承德市的一个自治县,位于河北省北部、承德市西部。
丰宁县南邻北京市怀柔区,北靠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、多伦县,东接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、隆化县、滦平县,西面与张家口市赤城县、沽源县接壤。
丰宁介绍:
丰宁满族自治县,1987年建立。丰宁县名来源于乾隆皇帝御赐,取字“丰阜康宁”。丰宁满族自治县与首都北京接壤,既是河北省环京津县之一,又是联系北京与内蒙古的重要通道,自古以来是满族、蒙古族等民族聚居的地区。
丰宁满族自治县是河北省6个坝上县之一、32个环京津县之一,22个扩权县之一,13个环首都经济圈县之一。
丰宁满族自治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剪纸艺术之乡。
草原天路最美在桦皮岭一带,桦皮岭山中间有大面积的桦树叶子正黄,天路东入口往野狐岭方向十五公里的松树林也不错,林中采蘑菇也很很有意思,如果有越野车从天路出口往对面上山左转就上了桦皮岭主峰,拍日出日落是最佳地点,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非常舒爽。九月底的天路已有些凄凉,一天一夜已经正好,穿越一下驾车的感觉更好。
首先纠正问题里一个小错误,冯玉祥去泰山隐居分别是在1932年3月至10月、1933年8月至1935年10月,都在抗战前,并非抗战中。
在蒋冯阎桂的新军阀混战时期,冯玉祥手下大将韩复渠被蒋介石收买,背叛了冯玉祥。不过此后韩复渠却还是对冯玉祥极为尊重。
比如说中原大战期间,韩复渠对蒋介石表示冯玉祥是自己老上级,自己不能和他打仗,希望调去其他战场。最后蒋介石将韩复渠调到山东,去和阎锡山的晋绥军作战。
冯玉祥中原大战战败下野后,他的日常开支,也是韩复渠和宋哲元、孙连仲、刘汝明、张自忠等西北军旧部共同承担。其中韩复渠每个月出5000大洋,500袋面粉,宋哲元每个月出5000大洋,其他几个人则是根据职务高低,每月数百到数千大洋不等。
此外韩复渠还两次邀请冯玉祥来山东泰山居住。冯玉祥在泰山隐居时,韩复渠定期上山探望,而且在冯玉祥面前完全把自己当成下级,毕恭毕敬,甚至抽烟都要得到允许才会出去抽。
韩复渠对冯玉祥这么尊重,主要是因为他是冯玉祥一手提拔起来的。他虽然被蒋介石收买,但是对外宣称却是和冯先生之间因为误会而闹翻,事后至少面子上得做足功夫,不然这名声可就真的臭了。
此外韩复渠毕竟不是老蒋的嫡系。韩复渠出任山东省主席以后,老蒋老是想着削弱他的势力,韩复渠自然也要想方设法保持自己的力量。此时虽然冯玉祥已经下野,但是在政治上还有一定影响力,韩复渠当然要尽量和他维持友好关系,以便必要时和老蒋抗衡。
而冯玉祥接受韩复渠的邀请上泰山,也是出于多种考虑。
冯玉祥在中原大战战败下野以后,并不甘心失败,总是想着要东山再起。九一八事变以后,他就有意借着抗日的东风重新组织部队,掌握军事力量。
此时冯玉祥的旧部韩复渠、宋哲元一个是山东省主席,一个驻守河北,都有相当的军事实力。冯玉祥想在华北组建抗日武装力量,必然要和他们打交道。而这两个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,虽说这会已经是独立的势力,但是不敢公开和自己对抗,这就有了可以利用的机会。
所以冯玉祥在1932年3月第一次接受韩复渠邀请去泰山,主要是为了争取他的支持,为自己创立抗日武装提供便利。不久冯玉祥离开泰山又去见了宋哲元,也是同样原因。
冯玉祥第二次上泰山,原因则有所不同。
此时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刚刚在日本和国民政府双重压力下瓦解。而冯玉祥此举也让老蒋对他提高了警惕,派出大批特务进行监视,担心他再次拉起部队,跟自己作对。
冯玉祥也明白这次失败以后很难有机会再翻身了,这一次去山东是真心想隐居,并希望借韩复渠这棵大树给自己挡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。毕竟山东地盘上国民党的特务做事没那么嚣张。
因此这次冯玉祥不仅在泰山住了两年多时间,直到和老蒋和解,去南京任职才离开,还利用韩复渠等人给的钱在当地兴办教育,修路造桥,真正做到了与世无争。
首先我们要明白,冯玉祥隐居泰山是在七七事变之前,也就是说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,冯玉祥就已经隐居泰山了,而且他前后两次去过泰山。第一次是1932年的3月到10月,而第二次则是1933年的八月份,到十月份。
——冯玉祥本人前后在泰山居住了长达两年多的时间,每一次都是为了避嫌,而这和当时的山东省省主席韩复榘是有着直接关系的。想要知道为什么在抗战时期冯玉祥一度隐居泰山,就要先了解这位倒戈将军的历史。
冯玉祥人送外号倒戈将军,虽然他有这个称号,但是在民族大义方面却是无缺的。抗日战争时期,冯玉祥坚守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底线,没有像某些军阀一样与日本人眉来眼去。而且他在国民党政府乃至于国民党军队中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,是国民党的陆军一级上将,而能够当上一级上将的都绝对是国民党当中的绝对元老。
冯玉祥早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初期,就参加了滦州起义,并且在1921年七月担任陕西督军。后来他一度把自己的整个势力范围扩张到了西北乃至于华北,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西北王。
在1930年三月,他和阎锡山组成了讨伐蒋介石的联军,挑起了中原大战。冯玉祥和阎锡山一度威胁到了蒋介石对国民政府的统治权,只是很可惜,在中原大战失败以后,冯玉祥被迫下野。最开始他是隐居在了山西的汾阳,直到他曾经的下属韩复榘邀请冯玉祥去泰山隐居。
在1931年,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向冯玉祥发出了邀请,希望他可以去泰山隐居。韩复榘此举明摆着就是为了对抗蒋介石所领导的南京政府,韩复榘是希望利用自己的老上司冯玉祥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。
韩复榘曾经是西北军的旧部,可是在中原大战时期投降了,被蒋介石任命为了山东省省主席。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,韩复榘已经是山东的土皇帝了。
只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,蒋介石和韩复榘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,韩复榘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来自南京的压力,所以他要想办法来缓和压力,这也是为什么韩复榘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上司冯玉祥。他是希望利用冯玉祥的影响力,来平衡蒋介石的影响力。
而冯玉祥虽然在中原大战结束以后就下野了,但是对于权利的欲望还在,他自己也知道韩复榘邀请他,只是为了利用他的影响力,但他依旧欣然前往,因为韩复榘给了他一个重新接触权力的窗口。
因此冯玉祥在思虑过后,在1932年三月份带着全家前往了山东,上了泰山隐居。虽然名义上是隐居,但是其实他一直都在与西北军的旧部以及当地的政治人物进行接触,他希望重新掌控军队。而曾经同样属于西北军系统的宋哲元、吉鸿昌、方振武等人,都是冯玉祥的联络对象。
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,所有人都知道日本在未来会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的规模,所以冯玉祥利用抗日的大局在1932年的十月第一次下了泰山,并在张家口收拢旧部建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,由他自己出任总司令。
——这支部队的人数一度达到了七万余人,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。因为对于蒋介石来说,冯玉祥,阎锡山这样的老派军阀依旧是最危险的敌人。他们虽然已经通电下野了,但是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影响力还很大。
一旦冯玉祥重新掌控军权,甚至是把原先的西北军系统的干将全部都凝聚到自己麾下,蒋介石的统治基础将再一次受到威胁。所以蒋介石在不顾及抗日大局的情况下对冯玉祥动了手,通过政治、经济和军事上的压力,逼迫冯玉祥解散自己所组建的新军队。
所以冯玉祥不得已在1933年的八月,宣布解散自己所组建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,这是冯玉祥最后一次试图重新执掌兵权。此时的冯玉祥受到了蒋介石的猜忌,所以他只能再一次前往泰山隐居,希望可以获得韩复榘的保护。
而韩复榘最后出于多方面的原因,又一次接受了冯玉祥。除了为他提供安全保护以外,还定时为冯玉祥提供数千大洋的资金,供他维持生活,直到1935年十月。
当时距离七七事变已经很近了,而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政府对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,虽然蒋介石非常敌视类似于冯玉祥和阎锡山这样的地方军阀,但是依旧需要对他们给予尊重,毕竟他们不管是在北伐战争,还是在国民政府建立的过程中都是立下过功劳的。
出于影响的问题,在1935年的4月份,蒋介石还授予了冯玉祥陆军一级上将的军衔。而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于冯玉祥的控制,并且利用冯玉祥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号召力,进一步团结军队,蒋介石在1935年的10月19日向冯玉祥发出了密电,希望他可以参加国民党的第六次全会。
冯玉祥知道如果跟着去南京的话,有可能会被蒋介石软禁。但是当时的国内局势毕竟在迅速恶化,况且蒋介石明摆着就是不希望他继续在泰山呆着,所以在思虑良久以后,决定前往南京。
不过蒋介石最终还是考虑到了冯玉祥的身份,没有直接对他动手,甚至让冯玉祥在11月2日召开的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了中常委,又把冯玉祥任命为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副委员长,这是冯玉祥第二次下泰山。自此以后,冯玉祥就再也没有回过泰山。
总体来说,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,冯玉祥也算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。在七七事变发生以后,冯云祥先后担任过第三战区司令长官,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等职位,虽然没有实际掌控军权,但是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,还是团结了大量的原先西北军系统的军阀上了抗日战争的前线,因此他的历史功绩应该被肯定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多伦到张家口景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多伦到张家口景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